多例死亡事件,0.5毫克即致人死亡,暂无特效解药!
海鲜还安全吗?
一、4-5月份,这种海鲜尽量不吃
说起吃海鲜,海虹可以说是正当时,经过整个冬季的生长,肉质鲜美。但最近却有传言称海虹有毒不当吃,不禁让人想起那些年关于海鲜的重金属暴露传言,那么海虹还能吃吗?
单说海虹可能有的人不了解,其实它就是贻贝或青口贝,是优质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其营养丰富,除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海中鸡蛋” 的美誉。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海洋生物质量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慧慧曾公开表示,春季是海虹的繁殖期,产量高且肉质更鲜美,至于所谓的海虹有毒说法,其实海虹本身没有毒性,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可能是贝类独有的滤食性导致。
因为春季是赤潮高发期,其中会携带具有麻痹性、神经性或者记忆性的贝类毒素,虽然贝类可以免疫这些毒素,但也会积累在贝类的体内。
所以说,海虹的毒其实跟养殖海域有无赤潮发生有关,调查监测发现,每年贝类含毒量会在4、5月份达到峰值,此时也是海虹中毒事件的高发期。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就高发地区发布提醒,预防贝类海鲜麻痹性中毒风险,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也发布过相关预警,发现北方沿海地区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的麻痹性毒素超出标准要求的2倍以上,人体食用可能中毒。